“牽著年邁母親的手,陪她走向終老;履行對哥哥的承諾,努力維持嫂子生計;讓外出的弟弟安心,把三個侄兒撫養長大!”這看似文學作品中的情節,卻是現實生活中堅守15年的無言付出……
走進臨武縣南強鎮上磨刀村陳俊發家中,一間并不寬敞的客廳里,母親和二哥正話著家常,兩個侄兒伏案寫作業,陳俊發在菜地和房屋中穿梭,忙碌著家人的晚餐。這歲月靜好的日子下,藏著陳俊發的酸甜苦辣——為了照顧年邁的母親、患有智力殘疾的嫂嫂、不能從事重勞力的哥哥和年幼的三個侄兒,今年53歲的陳俊發至今未娶,獨自一人扛起四個家庭的擔子,點亮著全家的希望。
重擔壓肩,他一人扛起四個家
陳俊發家中有四兄弟,他排行老三,父親在1999年時去世,今年86歲的母親一直跟著四兄弟生活。母親患有白內障,只能在家中扶著墻蹣跚前進。陳俊發每天5點起床,煮好一家人的早餐,服侍母親洗漱才出門干活。每天干活回來,他就會給母親講些有趣的事?!澳赣H為了我們四兄弟沒少吃苦,現在她看不見了,我就當她的眼睛,替她繼續看這個世界?!标惪“l笑著說。
陳俊發的大哥2019年因發生交通事故進了監獄,大嫂有智力障礙,生活不能自理回到了宜章縣的娘家?!叭穗m然暫時回去了,但是不能不管她?!边@是大哥交代陳俊發的。為了履行對大哥的諾言,陳俊發每月都會從家中輾轉兩三趟公交車到嫂子家,給她帶去大米,帶去自己打工攢下的生活費,從來不曾落下。
二哥陳雙發只比陳俊發大三歲,但身體不好不能從事重體力活,也一直沒有娶妻。陳俊發每天照顧好家人的起居后,就到村里村外打聽誰家要建新房、誰家要修繕房屋。再回家叫上二哥,兩人一上一下運磚砌房。二哥不能干重活,搬運牽引的工作陳俊發都搶著干;二哥不善言談,攬活、算賬、結賬的任務也都交給了陳俊發。有時候看著他渾身貼滿膏藥,大汗淋漓仍不肯休息的樣子,二哥心疼,他卻笑著安慰道:“我沒事,咱哥倆一起努力,早點干完活回家陪孩子?!币粊矶?,兄弟倆踏實上進、勤勞肯干傳遍了整個村子,村里只要有人蓋房,都會想到他們。
陳俊發的四弟和弟媳早年間共同在廣東打工,生下了兩兒一女三個孩子,原本圓滿的家庭,卻在第三個孩子出生兩個月后化為泡影——患有癲癇的弟媳在河邊洗衣時突然發病,落水身亡。面對幾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四弟充滿不舍,陳俊發看出了四弟的擔憂,對他說:“你在外打工好歹收入能高些,孩子們就交給我吧,我會當成親生的來對待,有我一口吃的絕不餓著他們?!?/p>
精心呵護,他把家人當成全部
給弟弟的一句承諾,陳俊發堅持了13年。一出生就沒有母乳喂養的小侄兒從小身體不好,經常感冒發燒、上吐下瀉,長得比同齡的孩子瘦小些。剛1歲多時,有一天突然腹瀉不止,整個人奄奄一息,村醫看了直搖頭,讓家人趕緊往大醫院送。陳俊發讓二哥帶著孩子趕去縣醫院,自己挨家挨戶借錢,終于帶著借來的300元讓孩子住上了院?;貋砗?,怕孩子生病不能及時照料,陳俊發便把小侄兒帶在自己身邊,每晚陪他一同入睡。直到現在,孩子已經到縣城上初中了,每回放月假回家,都愿意和陳俊發擠在一個被窩里談心。
早些年,經常有人上門說親,也有幾個讓陳俊發心儀的姑娘,但當提到讓他放棄承擔這幾個家庭的重擔時,他立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,就這樣上門的人越來越少……生活的窘迫讓陳俊發有些無奈,但他不后悔,既然沒人愿意跟著自己,那以后家人就是他的全部!
2014年,四弟在外打工時右手不小心被機床壓斷,再也干不了重活,收入也隨之下降。陳俊發沒有埋怨,對弟弟說:“以后你不寄錢回來也沒關系,家里有我撐著,不要讓自己太辛苦?!标惪“l比以前更加勤奮,他總想著,只要自己多干一些,家人的生活就能更好些!
生活雖難,他依然滿懷著希望
盡管生活艱難,但陳俊發對生活仍然充滿熱情。他家僅幾十平方米的菜地里,除了種著各類蔬菜,還搭著葡萄架,種著桂花、無花果、枇杷、柑橘樹,每到秋天,果子掛滿枝頭,桂花香飄四溢,附近的孩子們都聞香而來。
在陳俊發那間小屋里,雖然家具寥寥,卻在村里別具一格。屋子的頂部被刷成了紅黃綠三個顏色,格外醒目。房屋門口是他親手寫的對聯:“窗朝門來路路通,門朝梯來步步高”,這正是他家的房屋格局,也是他對自己的希望。
雖然只有小學文化,但陳俊發卻十分熱愛學習,侄兒們讀小學時,他努力跟上他們的步伐,了解他們的功課,學做他們的習題。他不僅自己動手給孩子們做些玩具,還自學下棋、打籃球,課余陪侄兒玩。為了方便侄兒們玩耍,陳俊發還在菜地中留出一塊空地,用給人家建房時剩下的建材搭了一架秋千,每當放學,這個秋千架就成了侄兒們的樂園?!翱吹剿麄兊男δ?,我就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?!?/p>
說起未來,陳俊發滿懷憧憬:“我這一輩子沒什么文化,就只能做些簡單的工作。我苦點累點都沒關系,就希望侄兒們多讀點書,將來做個有出息的人……”
編輯:劉娟麗新聞熱線:0735-2892485 廣告:2893888 E-mail:master@czxww.cn 傳真:2295893 舉報電話:2886133 2893039
郴州新聞網投稿QQ群:60874409 民情直通車聯絡QQ群:281367893
郴州日報社 主辦 版權所有:郴州日報社郴州新聞網 地址:蘇仙北路郴州日報社大門旁
湘ICP備43100302000113號